胶东地区壳-幔作用与金成矿效应

被引:44
作者
邓军
杨立强
方云
丁式江
王建平
孟庆芬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3]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
关键词
壳-幔作用; 岩石圈和深断裂成熟度; 构造应力场转换; 成矿效应; 胶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 [贵重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胶东矿集区的形成、演化受地幔剪切带和深部流体控制,壳- 幔作用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郯庐断裂是深切地幔的成熟岩石圈断裂,是富含地幔流体的幔内剪切带,其内发生流体- 热- 化学- 物理耦合,决定了胶东矿集区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其剪切深熔作用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的重要驱动力,是成岩成矿作用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地幔流体通过壳- 幔相互作用,形成碱交代热液,沿郯庐断裂带向上发散、运移,将含矿流体系统输运到更高的层位,为流体成矿作用提供了矿源。胶东金矿集中区为相对于周边的地幔隆起区,金矿床产于莫霍面的梯度变化处或变形部位,凹陷区局部隆起部位金的成矿强度明显小于其它地段。超大型矿床决定于超大型碱交代岩规模和深部流体活动强度及成矿元素的高效富集效应,在早期剪压体制下,流体组分、成岩组分和成矿组分大量交换运移;晚期剪张体制下,热液析出、交代作用和成矿作用易于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华北地台东部古生代与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及其演化 [J].
郑建平 ;
路凤香 ;
S.Y.O'Reilly ;
W.L.Griffin ;
张明 .
地质学报, 1999, (01) :47-56
[2]   深部地壳中的流体与剪切带 [J].
NewtonR.C. ;
李维海 .
世界地质, 1992, (01) :138-149
[3]   太古代金矿化和氧化热液流体 [J].
E.M.Cameron ;
K.Hattori ;
杨秋剑 .
地质地球化学, 1988, (09) :42-54
[4]  
The Tancheng-Lujiang Wrench Fault System .2 Xu Jiawei. John Wiley&Sons Ltd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