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生物系统学研究(Ⅰ)

被引:4
作者
何智英
俞新妥
叶再春
机构
[1] 福建林学院林学系
关键词
杉木; 生物系统学; 种源;
D O I
10.13324/j.cnki.jfcf.1987.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自然分布区内57个地点(群体)球果、种子、针叶的20个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各群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的程度;各性状绝大部份群体内变幅小于群体间变幅;各性状的个体频率分布呈正态,但峰度和偏度不同。 杉木叶片内树脂道数是变异最大的一个性状,每一叶片内的个数为1~7个,变异系数群体间为30.6%,群体内为0~66.4%。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同器官(叶、球果、种子)同类性质的性状(如叶长和叶宽)相关特别显著;不同器官和不同性质性状间无一定的显著相关关系。(二)、叶长和经度成正相关,而与纬度成负相关,因而在杉木分布区中,由东南到西北方向,叶片长表现为由大到小的渐变趋势;叶宽和经度成正相关;叶厚与纬度成正相关,但均有例外。其它性状与经纬度相关不明显,表明杉木性状的变异比较复杂,无一定的地理变异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马尾松形态解剖特征的地理变异 [J].
蒋恕 ;
陈岳武 ;
郑如晃 ;
周材恭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2) :29-39+156
[2]   杉木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 [J].
潘惠新 ;
陈世彬 ;
康亦强 ;
张敬源 ;
魏荣富 ;
郑如晃 ;
周材恭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4) :140-150
[3]   油松生物系统学的研究 [J].
徐化成 ;
郭广荣 .
林业科学, 1982, (03) :225-236
[4]   油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源区的划分 [J].
徐化成 ;
孙肇凤 ;
郭广荣 ;
冯林 .
林业科学, 1981, (03) :258-270
[5]   杉木地理分布及主要商品材生产基地规划的建议 [J].
周政贤 ;
陈佛寿 ;
盛炜彤 .
林业科学, 1981, (02) :134-144
[6]   杉木产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 [J].
南方十四省(区)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 .
林业科学, 1981, (01) :37-45
[7]   杉木生长区气候区划的初步研究 [J].
盛炜彤 ;
王岚 ;
张洪英 .
林业科学, 1981, (01) :50-57
[8]   杉木核型的初步研究 [J].
韩一凡 ;
佟永昌 ;
杨自湘 .
林业科学, 1980, (S1) :37-41
[9]   杉木属的新种——德昌杉木 [J].
王德银 ;
刘和林 .
林业科技通讯, 1980, (02) :4-7
[10]   马尾松种源试验阶段报告 [J].
俞新妥 .
中国林业科学, 1978, (01)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