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还是重担:绩效管理在美国大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以耶鲁大学为例

被引:8
作者
潘建军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 耶鲁大学; 目标设定; 职业发展;
D O I
10.13397/j.cnki.fef.2014.04.017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绩效管理在美国大学(包括研究型大学)中并非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是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美国大学之所以推崇新公共管理倡导的绩效观,主要源于绩效管理可以提高效益、生产率、责任和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引导教师职业发展与学校战略目标相向而行。耶鲁大学的绩效管理实践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从中可以探究出美国大学成功运用绩效管理的"密码"。美国大学采用的是一种柔性、宽松、适度的绩效管理机制,强调绩效评价和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并重;而我国大学选用的却是一种量化、刚性、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轻视乃至忽视了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诉求的关切。美国大学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大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蓝本。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erformance Management:Program Evalu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in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2 University of Arkansas. https://uacurrents.org/iri/books/ 36iriua.pdf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