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氨氮型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

被引:9
作者
郑少奎
张燕燕
杨志峰
刘加刚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 氨氮; 浮水植物; 低温; 脱氮;
D O I
10.13227/j.hjkx.2006.10.016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氨氮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6.8~7.2℃水温下浮水植物系统(2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浮萍Lemna minor)、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物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的脱氮效果,并探讨了6.4~11.2℃水温下不同起始COD浓度(27~105 mg/L)对各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DO)是影响NH4+-N去除的关键因子之一,好氧时期各系统NH4+-N去除率占整个时期NH4+-N去除率的61%88%.3种植物系统中NH4+-N的去除率(45%56%)普遍高于泡沫板系统(38%)与空白系统(38%),而TN和COD去除效果差异则与植物类型有关;随着水体中起始COD浓度的升高,系统中DO逐渐由好氧状态降至0,该结果对NO3--N去除率影响最大(去除率由67%上升至95%),而对其它水质指标(COD,TN,NH4+-N)的影响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014 / 20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J].
张军 ;
周琪 ;
何蓉 .
生态环境, 2004, (01) :98-101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J].
于少鹏 ;
王海霞 ;
万忠娟 ;
孙广友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22-29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J].
刘真 ;
章北平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3, (04) :64-67+107
[4]   人工湿地脱氮技术的机理及应用 [J].
杨敦 ;
周琪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1) :23-24
[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J]. 王薇,俞燕,王世和.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01)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J]. 王薇,俞燕,王世和.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01)
[7]  
Denitrification in constructed free-water surface wetlands: II. Effects of vegetation and temperature[J] . Philip A.M. Bachand,Alexander J. Horne.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