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旅游化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31
作者
王新越 [1 ,2 ]
秦素贞 [1 ]
吴宁宁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旅游化; 内涵; 指标体系; 时空演变;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4.028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根据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科学阐释了旅游化的内涵,建立了旅游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计算了全国及31省市区旅游化水平,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与旅游化水平的相关度,并分析了全国31省市区旅游化时空演变的特征。研究表明:31省市区旅游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北京、上海两市旅游化优势突出,东部沿海省市旅游化水平提高较为迅速并且已经形成隆起带,Ⅰ-Ⅴ型省市数量分布由传统的"金字塔型"向"纺锤型"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风险评价研究 [J].
吴冠岑 ;
牛星 ;
许恒周 .
经济地理, 2013, 33 (03) :187-191
[2]   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J].
王德刚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2) :56-64
[3]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整合治理探讨 [J].
吴冠岑 ;
牛星 ;
田伟利 .
农业经济, 2013, (01) :92-93
[4]   旅游—生活空间与民族文化的旅游化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J].
桂榕 ;
吕宛青 .
广西民族研究, 2012, (03) :188-195
[5]   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修春亮 .
城市规划, 2012, 36 (05) :38-45
[6]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J].
张晓萍 ;
李鑫 .
学术探索, 2010, (06) :105-109
[7]   旅游产业开发与旅游化生存——以大理白族绕三灵节日开发为例 [J].
张晓萍 ;
李鑫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2) :115-119
[8]   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J].
王秀芬 ;
王发曾 .
河南科学, 2009, 27 (10) :1319-1324
[9]   基于文化景观的旅游化讨论(英文) [J].
Myriam Jansen-Verbeke .
资源科学, 2009, 31 (06) :934-941
[10]   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化效应及其意义——以山东日照王家皂村为例 [J].
陈志钢 ;
保继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3)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