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6年中国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41
作者
窦燕 [1 ,2 ]
陈曦 [1 ]
包安明 [1 ]
李兰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积雪分布; 海拔; 积雪频率; 积雪雪线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境内天山山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6年的遥感积雪产品积雪分布时间序列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对积雪分布的年际变化趋势、积雪分布随海拔的变化趋势、积雪频率以及积雪雪线高度的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积雪经历从秋季开始累积到春季开始消融的过程,1—2月积雪面积达到最大,7—8月面积最小.冬季积雪所占比例最大,超过50%;2)2000—2006年积雪面积年际变化略呈上升趋势,冬季上升趋势较明显,春、秋和夏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积雪面积在海拔<4000m呈上升趋势,≥4000m呈下降趋势.在海拔2000m积雪的上升趋势达到最高点;3)从积雪频率来看,存在5个高值区,覆盖频率高达70%左右.从空间分布来看,天山中段积雪最多,东段次之,西段最少.在海拔3000m以下积雪次数较少,海拔3000m以上积雪次数显著增加.月积雪次数随海拔的变化表现为:海拔4000m以上各月的积雪次数都很多,12月至翌年2月在各高程带的积雪次数都较大;10—11月和3—4月积雪以海拔2500m为界,之下次数较少,以上次数增加显著;5—9月的积雪次数在海拔3000m以下非常少,在海拔3000m以上次数逐渐增加;4)以覆盖率≥40%相对应的海拔作为各个月份的雪线高度,天山山区平均雪线海拔在2875m.夏季雪线海拔在4000m以上;冬季雪线海拔在1500m.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北疆牧区MODIS积雪产品MOD10A1和MOD10A2的精度分析与评价
    黄晓东
    张学通
    李霞
    梁天刚
    [J]. 冰川冻土, 2007, (05) : 722 - 729
  • [2] 45a来塔里木河流域气温、降水变化及其对积雪面积的影响
    徐长春
    陈亚宁
    李卫红
    陈亚鹏
    [J]. 冰川冻土, 2007, (02) : 183 - 190
  • [3] 1959-2003年中国天山积雪的变化
    杨青
    崔彩霞
    孙除荣
    任宜勇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2) : 80 - 84
  • [4] 祁连山区1997—2004年积雪面积和雪线高度变化分析
    张杰
    韩涛
    王建
    [J]. 冰川冻土, 2005, (05) : 649 - 654
  • [5]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积雪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
    崔彩霞
    魏荣庆
    李杨
    [J].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 569 - 573
  • [6] 天山南坡科其卡尔巴契冰川消融期气候特征分析
    张勇
    刘时银
    韩海东
    王建
    谢昌卫
    上官东辉
    [J]. 冰川冻土, 2004, (05) : 545 - 550
  • [7]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施雅风
    沈永平
    李栋梁
    张国威
    丁永建
    胡汝骥
    康尔泗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 152 - 164
  • [8] 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的信号及影响
    胡汝骥
    姜逢清
    王亚俊
    樊自立
    [J]. 干旱区地理, 2002, (03) : 194 - 200
  • [9] 新疆积雪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李培基
    [J]. 气象学报, 2001, (04) : 491 - 501
  • [10] 天山地区30年来冬季降雪波动研究
    徐俊荣
    仇家琪
    不详
    [J]. 冰川冻土 , 1996, (S1) : 123 -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