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6
作者
王引明
刘春风
曹勇军
陈孝东
周媛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苏州
关键词
模型;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对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改进,分析影响模型成功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参照Zea Longa法,使用SD大鼠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但术中不结扎翼腭动脉,栓线直接从颈总动脉进入大脑中动脉。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合TTC或HE染色判断模型制作是否成功。结果改进后的模型成功率80%,在制作过程中易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颈部血管破裂出血、脑缺血不完全和麻醉意外等问题。结论改进后的模型成功率高,选择体重合适的大鼠、制作良好的栓线和控制术中出血是模型制作成功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3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尼龙线直径和硬度对大鼠线栓法脑缺血模型成功率的影响 [J].
关云谦 ;
陈彪 ;
周茗 ;
邹春林 ;
张愚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05) :600-600
[2]   异丙酚预先给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的保护作用 [J].
王彦松 ;
张联峰 ;
李继庆 ;
李志学 ;
姚红娟 ;
朱玉琦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08) :36-39
[3]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与探讨 [J].
曹勇军 ;
程彦斌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1, (02)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