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会记忆资源跨机构聚合机制研究

被引:26
作者
赵生辉
朱学芳
机构
[1]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记忆资源; 信息资源聚合; LAM;
D O 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4.02.015
中图分类号
G270.7 [档案工作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2 ;
摘要
大规模数据聚合与关联是大数据时代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必然趋势。本文在介绍档案记忆观及其实践项目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社会记忆资源跨机构聚合问题,对其理论基础和博弈格局基础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数字化协作机制的社会记忆资源跨机构聚合的战略框架模型并探讨了其技术实现的思路。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与大数据背景下档案服务的拓展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化协作框架D-LAM研究 [J].
赵生辉 ;
朱学芳 .
情报资料工作, 2013, (04) :57-61
[2]   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 [J].
冯惠玲 .
档案学通讯, 2012, (03) :4-8
[3]   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 [J].
丁华东 .
档案管理, 2009, (01) :16-20
[4]   探讨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工作内容的拓展 [J].
王毅 .
山西档案, 2008, (04) :22-24+1
[5]   欧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际合作趋势 [J].
李农 .
图书馆杂志, 2008, (08) :59-61+37
[6]   OAI-PMH协议在数字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J].
魏彬 ;
张明果 ;
不详 .
情报杂志 , 2005, (08) :68-70
[7]   我国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资源整合初探 [J].
刘家真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03) :35-37
[8]   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 [J].
T·库克 ;
李音 .
档案学通讯, 2002, (02)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