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湿周法估算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以滦河水系为例
被引:36
作者:

吉利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刘苏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王新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机构:
[1]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湿周法;
最小生态需水量;
斜率为1法;
曲率最大法;
滦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水资源调查];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湿周法是以湿周作为衡量栖息地质量的指标来估算河道内流量的最小值。通过建立河道断面湿周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依据该曲线确定变化点的位置,估算最小需水量的推荐值。根据国外对湿周法的研究应用,分别采用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关系对湿周—流量关系进行拟合。从理论上分析了湿周法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的不同,得到不论采用对数函数还是幂函数关系拟合流量—湿周关系,斜率为1法的估算结果都要大于曲率最大法的估算结果。把湿周法应用到滦河流域两个水文站,以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估算了两个站点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①对数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得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都要大于幂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的结果;②湿周法估算的生态需水量都能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且较小河流对生态需水量的要求相对较大河流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需水量的估算研究
[J].
解立远
.
地下水,
2008, (01)
:100-102+106

解立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铁道学院研究生分院
[2]
滦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治理探讨
[J].
杨红梅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7, (06)
:43-45

杨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滦河河务管理局
[3]
基于生物习性和流量变化的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河道的生态需水估算
[J].
刘苏峡
;
夏军
;
莫兴国
;
林忠辉
;
刘昌明
;
轩晓博
;
吴春华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7, (05)
:12-17+21

刘苏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莫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林忠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刘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轩晓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吴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4]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估算的生态水力半径法
[J].
刘昌明
;
门宝辉
;
宋进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1)
:42-48

刘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门宝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宋进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5]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
[J].
钟华平
;
刘恒
;
耿雷华
;
徐春晓
.
水科学进展,
2006, (03)
:430-434

钟华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刘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耿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徐春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6]
用斜率和曲率湿周法推求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比较
[J].
刘苏峡
;
莫兴国
;
夏军
;
刘昌明
;
林忠辉
;
门宝辉
;
吉利娜
.
地理学报,
2006, (03)
:273-281

刘苏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莫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刘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林忠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门宝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湿周法估算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的理论分析
[J].
吉利娜
;
刘苏峡
;
吕宏兴
;
门宝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24-1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苏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吕宏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
[J].
张远
;
杨志峰
;
王西琴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429-43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西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9]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方法比较
[J].
杨志峰
;
张远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3, (03)
:294-30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10]
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
[J].
苗鸿
;
魏彦昌
;
姜立军
;
欧阳志云
;
史俊通
;
王效科
;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2003, (06)
:1156-1164

苗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魏彦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姜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欧阳志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效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赵景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