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院的非司法化社会治理

被引:15
作者
鲁篱
凌潇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司法化社会治理; 法院系统; 治理术; 二律背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法院系统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具有鲜明的非司法化特征,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退隐式治理、错位治理与跨界治理三种类型。对于这一现象的成因,可以从治理技术、治理主体以及治理的历史进程三个方面展开。当前各类型非司法化治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司法化治理负功能的回应与矫正,此外尚有法院系统主动提升司法权地位、提高司法效率的用心。但是,法院参与非司法化的社会治理存在较大风险,在信息、工具以及绩效等方面呈现出利弊互现的二律背反,亟须研究相关的优化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中国文武关系模式 [J].
李月军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5) :46-56
[2]   法官的选择性司法行为——以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司法鉴定为例 [J].
凌潇 ;
严皓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6) :55-58
[4]   国家治理中的司法策略:以转型乡村为背景 [J].
栗峥 .
中国法学, 2012, (01) :77-88
[6]   中国法院受理金融争议案件的筛选机制评析 [J].
黄韬 .
法学家, 2011, (01) :114-127+179
[7]   “王之和平”与英国司法治理模式的型塑 [J].
邓云清 ;
宫艳丽 .
历史研究, 2010, (05) :119-138+191
[8]  
12世纪~19世纪英国治安法官的起源与流变.[J].顾荣新;.法律文化研究.2007, 00
[9]   论最高法院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定位 [J].
鲁篱 .
现代法学, 2006, (06) :107-113
[10]   英国都铎时期经济社会视野中的治安法官 [J].
柴彬 .
兰州学刊, 2006, (01) :63-6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