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被引:21
作者
王茅雁
傅晓峰
齐秀丽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3]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4] 内蒙古呼和浩特 
关键词
燕麦; RAPD标记; 遗传差异; 类群划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6 [燕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8个燕麦种共21份材料的遗传差异及类群划分进行了研究。22个多态性引物在21个基因型间共扩增出114条带,其中97条带具有多态性,占85.1%。用这些条带计算了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距离,发现各种间的遗传距离(0.053~0.510)普遍大于不同种内的遗传距离(0.022~0.087)。聚类结果显示,21份材料可划归为5大类群8个亚群,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用RAPD标记对燕麦进行遗传关系和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野生稻基因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J].
吴强 ;
廖兰杰 ;
杨代常 ;
何光存 ;
舒理慧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260-266
[2]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Ⅱ.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RAPD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J].
倪中福 ;
孙其信 ;
刘志勇 ;
黄铁城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2) :3-11
[3]  
中国燕麦[M]. 农业出版社 , 杨海鹏,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