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牛钩端螺旋体带菌和排菌状况调查

被引:16
作者
时曼华
梁中兴
WJTerpstra
李春好
张承峰
李文斌
聂一新
张立新
李俊华
傅桂明
RAHartskeerl
VDKHerman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荷兰热带病研究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上高县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钩端螺旋体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来源不同地区的牛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分离培养,PCR产物凝胶电泳阳性率11%,PCR产物Southern-blot阳性率13%,分离培养阳性率3.1%。不同地区牛尿标本PCR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结果表明,我国某些地区的耕牛钩端螺旋体排菌率非常高,其中以七日热和澳洲群为主。说明耕牛是这些地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PCR和培养分离结果的比较显示,PCR是构体病传染源调查的一种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etection ofseven species of pathogenic Leptopires by PCR using two sets of primers. Gravekamp CH, VD Kemp, M Franzen, et al.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