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配电网的主要形态——基于储能的低压直流微电网

被引:46
作者
刘健 [1 ,2 ]
魏昊焜 [1 ,2 ]
张志华 [1 ,2 ]
王宏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2] 国网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未来配电网; 微电网; 交流; 直流; 储能装置;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27 [电力网];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未来配电网的可能形态——基于储能装置、以用户为单位的低压直流微电网。同时论述了该形态配电网的结构特征和优越性以及当前技术与这个设想之间的差距。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低压直流微电网和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管理领域的技术已经能够满足设想需要,但是储能装置的能量体积比和能量重量比以及寿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未来配电网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智能接地配电系统 [J].
刘健 ;
芮骏 ;
张志华 ;
吴飞成 ;
张小庆 ;
余银刚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 46 (08) :130-134
[2]   配电网故障处理若干问题探讨 [J].
刘健 ;
张志华 ;
张小庆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 45 (20) :1-6
[3]   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控制与应用方法综述及展望 [J].
李相俊 ;
王上行 ;
惠东 .
电网技术, 2017, 41 (10) :3315-3325
[4]   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行性研究 [J].
严逍 ;
焦彦军 ;
杜哲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 45 (13) :110-116
[5]   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站与配电网的联合规划研究 [J].
贾龙 ;
胡泽春 ;
宋永华 ;
丁华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1) :73-84
[6]   计及故障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风险评估 [J].
袁修广 ;
黄纯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6, 28 (08) :7-12
[7]   储能技术融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李建林 ;
马会萌 ;
惠东 .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 (14) :1-10+20
[8]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J].
陈海生 ;
刘畅 ;
齐智平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2) :224-231
[9]   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控制策略及应用 [J].
李志伟 ;
赵书强 ;
刘应梅 .
电网技术, 2016, 40 (02) :442-450
[10]   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J].
李霞林 ;
郭力 ;
王成山 ;
李运帷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1)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