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恶性肿瘤

被引:75
作者
邓钢
何仕诚
滕皋军
方文
郭金和
朱光宇
李国昭
丁惠娟
沈志萍
机构
[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脊椎; 恶性肿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转移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8.1 [骨骼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疗效的相关因素,提高治疗技术。方法 1 73例次,2 39节椎体病变,经病史、影像学或病理证实椎体恶性肿瘤行PVP术,临床疼痛症状为Ⅰ级(轻度疼痛) 39例,Ⅱ级(中度疼痛) 84例,Ⅲ级(重度疼痛) 5 0例。术后采用WHO标准观察1周~1个月,平均2周。结果 2 39节椎体穿刺失败1例1节椎体,技术成功率99.6 %,共1 97个椎体行术前造影检查:造影剂经肿瘤破坏区向椎体外渗漏5 7节椎体,6例6节椎体有造影剂进入相邻椎间盘;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剂量颈椎1 .5~2 .5ml,胸椎为2~4ml,腰椎为2~6ml;短期内疗效显示疼痛完全缓解5 4 .9%,部分缓解39.9%,总有效率94 .8%。术后CT证实PMMA向椎体周围组织渗漏6 3例,包括9例引流静脉、4例椎管内硬膜囊外和3例渗漏入相邻椎间盘,4 7例向椎体旁渗漏,仅1例瘫痪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结论 PVP短期内可明显减轻脊椎恶性肿瘤所致的疼痛症状。术前对脊椎恶性肿瘤的准确评估,结合术中椎体内造影,严格掌握注射时机,可提高治疗疗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血管内栓塞化疗治疗椎体恶性肿瘤 [J].
邓钢 ;
滕皋军 ;
何仕诚 ;
郭金和 ;
方文 ;
朱光宇 ;
李国昭 ;
丁惠娟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3, (01) :39-42
[2]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J].
何仕诚 ;
滕皋军 ;
曾水林 ;
郭金和 ;
方文 ;
朱光宇 ;
刘振田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04) :74-77
[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技术应用探讨 [J].
滕皋军 ;
何仕成 ;
郭金和 ;
邓钢 ;
方文 ;
李国昭 ;
丁惠娟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04) :7-11
[4]  
脊柱脊髓影像学.[M].李明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骨肿瘤影像学.[M].段承祥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