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红军 [1 ,2 ]
李庆忠 [1 ]
平俊彪 [2 ]
陈洪涛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3]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
关键词
复杂盐丘; 盐下构造; 叠前深度偏移;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1.03.026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研究区内盐丘众多,盐丘厚度大、形状各异,从而改变了盐下反射能量的分布,进而导致盐下目的层构造不能正确成像。本文在比较叠前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效果的基础上,确信只有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是解决研究区内盐下构造正确成像的惟一途径。理论模型试算结果及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叠前深度偏移可以使复杂盐丘下目的层准确成像,消除高速盐丘对下伏地层的上拉效应。钻井标定结果也证实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解释的盐下构造真实可靠,提高了钻探成功率,降低了勘探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5+500+325 +5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陆上盐丘成像技术研究 [J].
张红军 ;
沈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S1) :47-51+138
[2]   滨里海盆地B区块盐丘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分析 [J].
陈洪涛 ;
李建英 ;
范哲清 ;
李振勇 ;
杨峰 ;
梁锦辉 ;
李宝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S1) :103-107+195
[3]   勘探地球物理技术最新进展——2002年SEG年会综述Ⅱ:解释与压力预测 [J].
孙建国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 (02) :148-159
[4]   三维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 [J].
张文生 .
石油物探, 2003, (04) :44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