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蒺藜皂苷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被引:16
作者
李红
王秀华
崔佳乐
温克
杨世杰
机构
[1]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 天津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蒺藜/药理学; 蒺藜皂苷; 血栓形成/药物疗法; 血液流变学;
D O I
10.13481/j.1671-587x.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注射用蒺藜皂苷 (GSTT)对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1采用动 -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电刺激动脉血栓形成法和体外血栓法 ,观察 GSTT对体内血栓湿重、血栓形成时间以及体外血栓长度和干、湿重的影响 ;2建立血瘀模型 ,观察 GSTT对血瘀大鼠全血高切、低切粘度的影响。结果 :1GSTT2 0 .8和31.2 mg· kg- 1可降低血栓湿重 (P<0 .0 5或 P<0 .0 1) ,延长血栓形成时间 (P<0 .0 1) ,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 .0 5 ) ,降低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 (P<0 .0 1或 P<0 .0 5 ) ;2 GSTT2 0 .8和 31.2 m g· kg- 1可明显降低血液黏度 (P<0 .0 1)。结论 :GSTT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其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蒺藜皂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J].
侯俊英 ;
王秀华 ;
李红 ;
杨世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04) :418-420
[2]   注射用蒺藜皂苷的抗脑缺血作用 [J].
王秀华 ;
李红 ;
温克 ;
杨世杰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1) :60-62
[3]   中药所含甾体皂苷与三萜皂苷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J].
赵阳 ;
马百平 ;
王升启 ;
高申 .
中国药学杂志, 2003, (01) :5-9
[4]   白蒺藜(全草)治疗脑血管障碍性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J].
陈国平 ;
顾仁樾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 (03) :194-196
[5]   蒺藜抗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J].
程纯 ;
徐济民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3, (02) :174-176
[6]   心脑舒通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J].
杨学义 ;
韩宝福 ;
崔世贞 ;
陈曙霞 ;
徐济民 .
新药与临床, 1992, (06) :342-345
[7]  
现代药理实验方法[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张均田主编, 1998
[8]  
长白山植物药志[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著, 1982
[9]  
A highly reproducible model of arterial thrombosis in rats .2 Salvatore G. J Pharml Toxic Method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