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导电性结构与断裂构造特征——下察隅—昌都剖面大地电磁探测结果

被引:19
作者
金胜 [1 ]
叶高峰 [1 ]
魏文博 [1 ]
邓明 [1 ]
Martyn UNSWORTH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University of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大地电磁探测; 地壳电性结构; 断裂构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3 [电法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4年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完成的下察隅—昌都(1000线)宽频带大地电磁探测剖面数据研究高原东南部地壳导电性结构及断裂构造特征,这有助于推进印度与亚洲岩石圈碰撞、俯冲构造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沿剖面上地壳大范围分布的是规模不等的高阻体,电阻率大约在90~3000Ω.m,厚度由南向北增加,底界面的深度大约在5~30km变化。高阻层之下发现由不连续高导体构成的中地壳低阻层,其电阻率小于10Ω.m;其结构与青藏高原中、西部的壳幔高导体相似,但规模小得多,底面埋深也浅得多。沿剖面的上地壳存在多组规模不等、产状不同的横向电性梯度带或畸变带,它们反映了沿剖面地区地壳的断裂分布。通过与该区高精度重力资料对比,在重要的电性梯度带上,均存在布格重力低异常和负重力均衡异常。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推断了嘉黎—然乌、班公—怒江和甲桑卡—赤布张错等主要断裂构造带的空间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地壳物性结构特征[J]. 刘宏兵,孔祥儒,马晓冰,王谦身,闫永利,闫雅芬,杨志强.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2]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动力学[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潘裕生 编, 1998
[3]  
Multisite, multi-frequency tensor decomposition of magnetotelluric data. Gray W.Mcneice,Alan G Jones. Geophysics . 2001
[4]  
Robust estimation of geomagnetic transfer functions. Egbert G D, Booker J R. Geophysical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1986
[5]  
Pan,Y. S.,Kong,X. R. Lithosphere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ynamics of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