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幔柱源岩浆活动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33
作者
张本仁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关键词
造山带; 地幔柱; 大陆裂解; 扩张脊产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秦岭不同时代玄武岩地幔源区类型的地球化学鉴别 ,揭示出北秦岭地幔柱源岩浆活动开始于古元古代 ,并至少断续延续到新元古代中晚期 ;而南秦岭地幔柱源岩浆活动则开始于中元古代晚期 ,并至少延续到新元古代之末。根据地幔柱活动中心显示出的随时间自北向南迁移的规律 ,结合该区北面的商丹洋盆打开在前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 ,南面勉略洋盆打开在后 (晚古生代 ) ,两洋盆均属于扬子陆块内部裂解类型 ,以及北秦岭于新元古代前属于扬子板块等情况 ,提出秦岭造山带发展动力学特征表现为扬子的裂解和华北的增生 ,并处于全球冈瓦纳大陆裂解和亚洲大陆增生的总动力学体系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高等地球化学.[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8,
[3]  
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M].张宗清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4]  
中国内蒙古中部和陕南东部两类古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研究.[M].高长林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5]  
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M].夏林圻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6]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孙卫东 ;
李曙光 ;
Yadong Chen ;
李育敬 .
地球化学, 2000, (03) :209-216
[7]   碧口群火山岩性质及形成环境 [J].
夏祖春 ;
夏林圻 ;
徐学义 ;
赵江天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681-688
[8]   峨眉山玄武岩系的Th、Ta、Hf特征及岩浆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J].
张成江 ;
汪云亮 ;
侯增谦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858-860
[9]   北秦岭新元古代前属于扬子板块的地球化学证据 [J].
张本仁 ;
韩吟文 ;
许继锋 ;
欧阳建平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4) :10-22
[10]   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周鼎武 ;
董云鹏 ;
刘良 ;
张旗 ;
张宗清 .
地质科学 , 1998, (01)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