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 Ⅲ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被引:15
作者
梁幼生
戴建荣
朱荫昌
李洪军
徐明
许永良
杭盘宇
G. CColes
M. JDoenhoff
机构
[1]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英国Bristol大学医学院临床兽医系,英国Wales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无锡),(无锡),(无锡),(无锡),(无锡),(无锡),(无锡)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尾蚴; 吡喹酮; 抗药性;
D O I
10.16250/j.32.1374.2003.01.004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旨在运用敏感株与抗性株反应性间的差异 ,建立现场监测吡喹酮抗性的方法。方法 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 - 4、10 - 5、6× 10 - 7、4× 10 - 7m ol/ L吡喹酮溶液中 ,0、2 0、4 0、6 0、80、10 0 min后 ,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结果 尾蚴暴露于 10 - 4m ol/ L吡喹酮中即刻停止泳动、沉底并伴有强直性收缩 ;5 min后开始出现体与尾部不协调的快速蠕动 ,尾蚴体区的后端与尾部的前端发生分离即断尾 ,敏感株断尾尾蚴明显多于抗性株 ;暴露于 10 - 5mol/ L吡喹酮中 4 0、6 0、80 m in和 10 0 min后 ,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 2 8.2 %、5 2 .7%、6 7.5 %和 78.0 % ;抗性株分别为 11.3%、2 8.6 %、39.3%和 4 5 .5 %。暴露于 4× 10 - 7m ol/ L中 80 min和 10 0 min后 ,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为 10 .3%和 17.0 % ;抗性株为 0 .5 %和 1.1%。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反应性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 ,将尾蚴移入 4× 10 - 7mol/ L吡喹酮溶液中 80 - 10 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 ,作为曼氏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检测方法 ,可用于螺体内吡喹酮抗性虫株的现场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Ⅱ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虫卵和毛蚴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J].
梁幼生 ;
戴建荣 ;
朱荫昌 ;
徐明 ;
许永良 ;
杭盘宇 ;
李洪军 ;
G.C.Coles ;
M.J.Doenhoff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 (06) :407-411+482
[2]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Ⅰ.微粒化吡喹酮对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疗效[J]. 梁幼生,戴建荣,朱荫昌,徐明,许永良,杭盘宇,G.C.Coles,M.J.Doenhoff.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05)
[3]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to Anthelmintics: A Perspectiv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ntischistosomal Drug Praziquantel[J] . James L. Bennett,Tim Day,Liang Feng-Tao,Magdi Ismail,Adel Farghaly.Experimental Parasitology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