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23
作者
刘文均
曾允孚
张锦泉
陈洪德
郑荣才
机构
[1]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
[2]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都610059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火山岩; 玄武岩; 地球化学; 裂谷; 广西右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右江盆地的火山活动比较频繁,从泥盆纪到中三叠世,除中、晚石炭世外,都有发育。按其活动特点可以东吴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D—P)以基性岩为主,强度低,范围小,主要分布于盆地南缘,受NW向构造控制:晚阶段(P—T)包括基性岩与中、酸性岩,强度大,分布广,主要分布于盆地南、北缘,受NE向及NW向构造控制。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均有明显差异,与多种参数的构造环境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即三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岛弧特点:石炭纪、二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盆地北缘的二叠纪玄武岩属碱性系列,虽然仍属大陆裂谷型,但它具有许多大洋玄武岩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J].
黄开年 ;
杨瑞英 ;
王小春 ;
黄忠祥 ;
刘秉光 .
岩石学报, 1988, (04) :49-60
[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亨德森(Henderson)编, 1989
[3]  
岩浆活动与火成岩组合[M]. 地质出版社 , 从柏林编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