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超精密气囊抛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21
作者
张伟 [1 ]
李洪玉 [1 ]
于国彧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2] Ultra Precision Surfaces,OPTIC Technium,Ffordd William Morgan,StAsaph Business Park
关键词
空间光学; 超精密加工; 气囊抛光; 光学元件; 面形精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161.1 []; TN25 [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
学科分类号
0802 ; 0702 ; 070207 ;
摘要
空间光学元件对面形精度和表面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气囊抛光采用了新型的抛光工具和特殊的运动形式,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光学元件加工方法,尤其适用于非球面的加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气囊抛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该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气囊抛光相关技术的研究情况和实验结果,对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材料去除特性、驻留时间控制算法、边缘精度控制以及最新开发的喷液抛光技术的研究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用离子束进行光学镜面确定性修形的实现 [J].
戴一帆 ;
周林 ;
解旭辉 ;
焦长君 ;
李圣怡 .
光学学报, 2008, (06) :1131-1135
[2]   非球面系统中高斯光束传输的数值计算 [J].
张凤生 .
光学学报, 2008, (01) :179-183
[3]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束非球面准直系统的优化设计 [J].
杨华军 ;
胡渝 ;
谢康 .
中国激光, 2007, (12) :1607-1611
[4]   大口径非球面镜加工建模与控制技术 [J].
陈建平 ;
沈林成 .
中国激光, 2007, (12) :1705-1709
[5]  
Measurement of large aspheric surfaces by annular subaperture stitching interferometry[J]. 王孝坤,王丽辉,殷龙海,张斌智,范镝,张学军.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7(11)
[6]   基于线性代数和正则化方法的驻留时间算法 [J].
邓伟杰 ;
郑立功 ;
史亚莉 ;
王孝坤 ;
张学军 .
光学精密工程, 2007, (07) :1009-1015
[7]   基于灰色预测控制的磁流变抛光液循环控制系统 [J].
彭小强 ;
戴一帆 ;
唐宇 .
光学精密工程, 2007, (01) :100-105
[8]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驻留时间算法研究 [J].
李全胜,成晔,蔡复之,冯之敬,张伯鹏 .
光学技术, 1999, (03) :3-5
[9]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袁哲俊, 1999
[10]  
Large optics ion figuring .2 G.Roland,R.Andre,R.Emmanuel. SPIE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