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与刑法规制

被引:5
作者
齐晓伶 [1 ]
张训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人肉搜索”; 人格权; 隐私权; 刑法规制;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0.05.01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独特的网络现象正为社会所关注,随着参与者的不断扩容,特别是一些不良因素的强势渗入,"人肉搜索"渐呈泛滥之势,有逐渐成为一种越轨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倾向。然而,我国的相关法律尤其刑法对于"人肉搜索"少有回应,"人肉搜索"入罪呼声渐高。对"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应先明确几个问题,包括造成损害后果情节严重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区分正当舆论监督和侵犯隐私行为,侵害行为由谁进行追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肉搜索当前,应谨慎考虑网络实名制 [J].
江德华 .
IT时代周刊, 2008, (15) :12-12
[2]   “人肉搜索”:互联网上新势力 [J].
中宁 .
东北之窗, 2008, (13) :58-59
[3]  
受害者的维权成本.[J].欧阳海燕;.新世纪周刊.2008, 03
[4]  
刑法的社会学分析.[M].许发民著;.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