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亚洲玉米螟危害蛀孔在春玉米上的分布及其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李文德
陈素馨
秦建国
机构:
[1]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2] 河北省宣化县崞村镇技术站 河北宣化
[3] 河北宣化
来源: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生物学特性;
亚洲玉米螟;
蛀孔;
产量损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玉米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亚洲玉米螟 1、2代幼虫在河北张家口春玉米上的危害蛀孔 ,分布在雌穗着生节 (含穗柄 )及其上、下 1~ 3节上的百分比分别为 89 9%和 85 7%。 1代幼虫蛀孔 4 2 0 %分布在雌穗下 1~ 3节 ,2 6 8%分布在雌穗上 1~ 3节 ,每株平均有 1 8个和 2 1个蛀孔。玉米品种逐单 1号和自 330分别减产 19 3%和 2 3 5 %。蛀孔数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每株增加 1个蛀孔 ,两个品种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11 0 4 %和 13 17%。雌穗上部 1个蛀孔的产量损失系数为 3 9和 2 9,雌穗下部 1个蛀孔为 16 4和 12 4。 2代幼虫蛀孔 4 5 7%分布在雌穗以上茎节 ,2 8 5 %分布在雌穗以下茎节 ,每株有 1~ 6个蛀孔时 ,蛀孔数与产量损失相关系数均未达到 5 %的显著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