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种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4
作者
陶家凤
沈言章
秦家忠
秦芸
机构
[1] 四川农学院
关键词
菌丛; 高感; 分生抱子; 吸胞; 表皮细胞; 附着胞形成; 叶肉细胞; 寄主细胞; 小麦; 麦类作物; 真菌; 白粉病;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82.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白粉病具不同抗性的11个小麦的种和品种上进行的按种试验表明,在接种后8小时内,分生孢子达到最高萌发率(约为60%),并形成附着孢。在抗病的和感病的小麦叶片上,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没有差异。接种后12小时,在感病的材料上,发现真菌侵入寄主,但在抗病的材料上,发现最早侵入时间,至少要比在感病材料上约晚4小时。接种后36小时,在高感的材料上,萌发的分生孢子有83%已侵入寄主,其中约有70~80%已形成吸胞。在感病、抗病和高抗材料上的侵入率,分别为70,45,27%。形成或开始形成吸胞的分别为55~61,14~27,4~8%。在抗病材料的表皮细胞内,真菌形成的吸胞较小,并有点畸形。在抗病材料的叶面上,真菌的菌丛稀薄,产孢也很少。据我们观察,小麦叶肉细胞的死亡面积与菌丛的面积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除了Khapli 和W.R.230的表皮细胞死亡面积比真菌菌丛更大之外,其余材料的寄主细胞死亡面积均小于菌丛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1978,Ann,Phytopath. Koga,H.et al.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 .
[2]  
1975,Ann. Russell,G.E.et al.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