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被引:15
作者
周启刚
周万村
张宝雷
黄志勤
江晓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RS; GIS; 三江源并流区; LUCC; 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 900~3 400 m的平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 400~4 200 m、大于25°的阴坡,草地主要在海拔3 800~4 500 m范围内均匀分布;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 400~4 200 m的平地;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 400 m以上、大于25°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58+162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三江并流区域云南省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 [J].
江晓波 ;
周启刚 ;
李爱农 .
山地学报, 2004, (S1) :164-168
[3]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遥感分析 [J].
李芝喜 .
林业资源管理, 2004, (02) :47-49+58
[4]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农田沙漠化 [J].
魏兴琥 ;
杨萍 ;
董光荣 .
中国沙漠, 2004, (02) :84-88
[5]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J].
范祖錡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42-47
[6]   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景观多样性 [J].
陈矼 ;
曹礼昆 ;
陈阳 .
中国园林, 2004, (01) :27-31
[7]   世界遗产:反思人类价值观的新视点——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为例 [J].
缪家福 .
思想战线, 2004, (01) :88-95
[8]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障碍及对策 [J].
王嘉学 ;
杨世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62-67
[9]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初探 [J].
周彬 ;
范斌 ;
朱韬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02) :60-64
[10]   三江并流区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 [J].
张军 ;
倪绍祥 ;
于文静 ;
刘燕 .
山地学报, 2003, (01) :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