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与供求拐点

被引:37
作者
高铁梅
范晓非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结构转型; 刘易斯转折点; 基尼系数; 库兹涅茨曲线;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1.01.004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从农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及收入差距等角度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论证和检验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结论是:①由农业总产出曲线计算的农业劳动边际产出在2005年之前均为负值,2006年开始转为正值,并且快速增长。②从制造业和建筑业劳动力供给模型可以明显地看出2004年之后劳动供给曲线明显向上倾斜。③从全国、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及城镇库兹涅茨曲线可以看出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城镇出现了代表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以上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已在2005年后越过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即短缺点),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 [J].
张晓波 ;
杨进 ;
王生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1) :54-72
[2]   刘易斯转折点的跨越与挑战——对台湾20世纪60—70年代经济政策的分析及借鉴 [J].
李月 .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9) :30-36
[3]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07, (07) :4-14+22
[4]   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研究——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 [J].
王美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6) :23-30+80
[5]  
刘易斯转折点[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8
[6]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6
[7]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主编, 2004
[8]  
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费景汉, 1992
[9]  
二元经济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10]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 Michael P. Todar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