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的制度变迁与政策匹配

被引:9
作者
朱满德 [1 ]
程国强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工业化; 价格支持; 直接补贴;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1.09.003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取向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农业负保护政策、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农业取予平衡政策,以及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政策的全面转型。农业负保护政策主要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征税实现;对负保护政策的调整,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农产品价格支持以及增加财政支农投入为标志;新世纪以来全面取消农业税,探索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措施和直接补贴政策等,则意味着我国已初步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的基本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60年来中国财政发展历程与若干重要节点 [J].
贾康 ;
张鹏 ;
程瑜 .
改革, 2009, (10) :17-34
[2]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J].
程国强 .
红旗文稿, 2009, (15) :22-24
[3]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M].谢旭人;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宋洪远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M].程漱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