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30
作者
王俊 [1 ,2 ]
杨新军 [1 ]
刘文兆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干旱; 榆中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904 ; 071012 ; 0713 ;
摘要
频繁发生的旱灾已成为限制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扰动因子。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可以加深人们对干旱环境中的社会学与生态学交互过程与机理的理解,提高当地系统抵御旱灾的能力。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指系统能够承受且可以保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对结构、功能的反馈在本质上不发生改变的干扰大小。目前,恢复力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的、概念上的描述,缺乏对恢复力可操作性的实证案例研究模式。本文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角度选择水分敏感因子,构建社会—生态系统,建立了恢复力测定的定量模型,计算了过去15年来榆中县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变化,并分析了影响恢复力变化的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 [J].
孙晶 ;
王俊 ;
杨新军 .
生态学报, 2007, (12) :5371-5381
[2]   农业旱灾形成过程中的承灾体脆弱性分析——以湖南鼎城为例 [J].
苏筠 ;
李莲华 ;
吴之正 ;
王静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83-87
[3]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J].
孟猛 ;
倪健 ;
张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53-861
[4]   湖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 [J].
刘兰芳 ;
刘盛和 ;
刘沛林 ;
田亚平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4) :78-83
[5]   近5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变化 [J].
王静爱 ;
孙恒 ;
徐伟 ;
周俊菊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2) :1-6
[6]  
干旱与农业[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赵聚宝, 1995
[7]  
Surrogates for Resilience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J] . Stephen R. Carpenter,Frances Westley,Monica G. Turner.Ecosystems . 2005 (8)
[8]  
From Metaphor to Measurement: Resilience of What to What?[J] . Steve Carpenter,Brian Walker,J. Marty Anderies,Nick Abel.Ecosystems . 2001 (8)
[9]  
A landscape approach to bio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integrity planning: The Map of the Italian Nature .2 Zurlini,G.,Amadio,V.,Rossi,O. Ecosystem Health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