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7
作者
肖海平 [1 ,2 ]
肖地楚 [2 ]
朱佩芬 [1 ,2 ]
机构
[1] 不详
[2] 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不详
[4] 湘南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5] 不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协调发展; 郴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协调发展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测度了郴州市11个县域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总体上处于"双低型"协调发展状态或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空间分布上,处于低水平协调度状态或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郴州市主要交通干线途经地区,而协调度高的县域则分布于郴州市边缘地区,究其原因是新型工业化水平影响了两者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据此提出了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提升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 [J].
马卫 ;
白永平 ;
张雍华 ;
周鹏 ;
牛宗斌 ;
冯海红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62-70
[2]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J].
陆大道 ;
陈明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79-185
[3]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 [J].
范辉 ;
刘卫东 ;
张恒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1) :19-25
[4]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地理, 2014, (09) :1-6
[5]   环境伦理视阈下的中部地区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缺失分析 [J].
汤明 ;
周德志 ;
高培军 ;
张蔚平 .
经济地理, 2014, 34 (09) :118-123
[6]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J].
王新越 ;
宋飏 ;
宋斐红 ;
于世远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069-1076
[7]   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J].
孙虎 ;
乔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4) :64-68
[8]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J].
王新越 ;
秦素贞 ;
吴宁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4) :69-75
[9]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姚士谋 ;
张平宇 ;
余成 ;
李广宇 ;
王成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1-647
[10]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