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晓玲 [1 ]
于长隆 [1 ]
毛泽斌 [2 ]
傅欣 [1 ]
张继英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关键词
基因; 转染; 骨性关节炎; IL-1Ra; IL-10;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R684.3 [关节炎];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及白细胞介素10双基因转染在关节中的表达及在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LXRN-IL-1Ra、PLXRN-IL-10逆转录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同种异体原代滑膜细胞,将转染了外源基因的滑膜细胞注射入兔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腔。外源基因注射后第7天,用PBS灌洗兔膝关节,ELISA分析转基因表达;外源基因注射后第14天处死动物,ELISA及免疫组化分析转基因表达,软骨滑膜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并进行软骨组织学评分。结果:外源基因转移后14天表达尚很稳定,治疗基因在受体关节的滑膜衬里部位表达。只接受人IL-1Ra基因治疗的兔膝关节软骨损坏明显减轻;单纯人IL-10基因治疗膝关节也有一定效果;两种基因同时导入时,有非常明显的抑制软骨破坏和软骨基质降解的作用。结论: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IL-1Ra、IL-10同时转移入早期骨关节炎关节内,有稳定的外源基因表达,且联合基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转移入其中任何一种基因,提示靶向于多种炎性因素的治疗更为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29 +129-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骨关节炎基因治疗现状与前景 [J].
张晓玲 ;
于长隆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05) :579-584
[2]  
Intraarticular express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protein by ex vivo gene transfer. Bandara G, Mueller G M, Galea-Lauri J,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