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阴火”浅说

被引:9
作者
朱文浩
庄泽澄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
[3] 山东济南
关键词
李杲; 阴火论;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自李杲提出“阴火”之后,后世医者各抒己见。笔者认为阴火指的是心火,其产生的机理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脾胃之气下流,无力升浮,不能挟肾水上承于心,心火无制,独亢于上。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李杲“阴火说”探微 [J].
张星平 ;
肖莹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 (01) :46-48
[2]   《脾胃论》阴火辨析 [J].
刘燮明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2, (04) :39-41
[3]   东垣“阴火”及证治 [J].
傅沛藩 .
湖北中医杂志, 1985, (03) :6-7
[4]   阴火小议 [J].
齐仲贤 .
辽宁中医杂志, 1982, (08) :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