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48
作者
刘银银 [1 ,2 ]
李峰 [1 ]
孙庆业 [2 ]
谢永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洞庭湖湿地生态观测研究站
[2]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 分子技术;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6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微生物研究方法及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等的研究现状.微生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元素循环、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及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生理指标方法及分子技术3类;此外,从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方面综述了各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功能机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间关联性的研究,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传统方法和分子技术的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微生物介导的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沈菊培 ;
贺纪正 .
生态学报, 2011, 31 (11) :2957-2967
[2]   微生物铁氧化作用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J].
王兆苏 ;
王新军 ;
陈学萍 ;
朱永官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2) :328-333
[3]   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特征 [J].
王晓龙 ;
徐立刚 ;
姚鑫 ;
白丽 ;
张奇 .
生态学报, 2010, 30 (18) :5033-5042
[4]   生物有机肥中几种功能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J].
陈谦 ;
张新雄 ;
赵海 ;
官家发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 (02) :294-300
[5]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Ⅳ.对沉积物微生物活性与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意义 [J].
钟继承 ;
刘国锋 ;
范成新 ;
白秀玲 ;
李宝 ;
尹洪斌 .
湖泊科学, 2010, 22 (01) :21-28
[6]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J].
王震宇 ;
辛远征 ;
李锋民 ;
高冬梅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5) :1005-1012
[7]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后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J]. 杨刚,谢永宏,陈心胜,侯志勇,李峰.应用生态学报. 2009(09)
[8]   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J].
杨继松 ;
刘景双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8) :1544-1549
[9]   红树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分析 [J].
李倩茹 ;
符夏梨 .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07) :93-96
[10]   艾比湖湿地不同盐碱环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J].
王银山 ;
张燕 ;
谢辉 ;
傅德平 ;
高翔 ;
吕光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05)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