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探索适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路径

被引:7
作者
黄旻雁
机构
[1] 武汉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融资; PPP模式; 特点; 运作模式; 政府债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1 ;
摘要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虽可筹措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却也导致债务风险难以控制。党中央、国务院从体制上、机制上和源头上进行了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的相关部署。43号文的发布更是对现有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深远影响,并形成通过PPP模式进行突破的可能。PPP模式所具有的政府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三大特点,使其有特定的运作模式及权责关系。该模式与原有合作模式相比,更具优势。在全面改革战略中,PPP的机制创新可以产生宝贵的正面效应。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实践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定价机制的问题、政府投入的问题、监管的问题、制度化建设的问题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PPP的正面效应 [J].
贾康 .
上海国资, 2014, (05) :14-14
[2]   中国PPP之研究与探索 [J].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
贾康 ;
孙洁 .
经济研究参考, 2014, (1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