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系统思考

被引:17
作者
刘七军 [1 ,2 ]
李锋瑞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与农业研究室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资源短缺; 系统思考; 我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要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而中国特色节水型社会的构建核心在于创建一种全新的能够促进人水和谐、全方位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合理消费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体系或形态.系统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然性,评述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动态及进展,探讨了节水型社会这一新型社会经济组织体系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提出了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伟战略目标提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202 / 12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干旱区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路 [J].
李锋瑞 ;
刘七军 ;
李光棣 .
冰川冻土, 2009, (02) :318-327
[2]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J].
张利平 ;
夏军 ;
胡志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2) :116-120
[3]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J].
刘和平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0) :20-21
[4]   海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国外节水技术借鉴 [J].
孙景亮 .
水利经济, 2008, (04) :16-19+75
[5]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 [J].
夏军 ;
Thomas Tanner ;
任国玉 ;
程晓陶 ;
王金霞 ;
王忠静 ;
严茂超 ;
刘晓洁 ;
Ian Holman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4) :215-219
[6]   建立节水型社会之刍议 [J].
王东坡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56-57
[7]   中国七大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阈值 [J].
王西琴 ;
张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500-506
[8]   第四讲:节水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J].
李贵宝 ;
叶伊兵 .
中国标准化, 2008, (04) :72-73
[9]   西北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J].
李锋瑞 .
冰川冻土, 2008, (01) :12-19
[10]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方位支撑体系研究 [J].
靖娟 ;
秦大庸 ;
张占庞 .
人民黄河, 2007, (01) :4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