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责任政治逻辑

被引:6
作者
李璎珞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建设; 政党责任; 责任政治; 国家治理;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433
中图分类号
D26 [党的建设];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党责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政治话语与基本方位。在这个意义上,借助责任政治“观念—结构—行动”的分析框架,可以从思想力、组织力、执行力三个方面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锚定责任、履行责任。第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责任观念,体现出执政党强大的思想力。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强化自身组织的同时延续“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传统,夯实着“党领导一切”的制度基础,是实现有效组织动员的根本保障。第三,“满足人民期待”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时刻回应人民群众的行动原则,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枢纽。在观念、结构、行动三者协同作用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有效地推动着国家治理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制度与责任融合发展的三重境界 [J].
张贤明 .
云南社会科学 , 2021, (03) :2-9+187
[3]   责任型政党:新时代责任政治建设的核心支撑 [J].
张力伟 .
云南社会科学 , 2021, (03) :10-17+187
[4]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责任政治逻辑 [J].
张贤明 ;
张力伟 .
社会科学战线, 2020, (04) :181-189
[5]   论责任政治 [J].
张贤明 ;
张力伟 .
政治学研究, 2018, (02) :89-97+127
[6]  
国家重建、组织化暴力与政治转型——1911-1937年中国民主转型为什么会失败?[J]. 包刚升.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3(00)
[7]   组织嵌入与功能调适:执政党基层组织研究 [J].
彭勃 ;
邵春霞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12, (02) :34-40
[8]  
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J]. 林尚立.复旦政治学评论. 2005(00)
[9]  
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N]. 人民日报. 2013 (005)
[1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