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磷负荷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11
作者
李思思 [1 ,2 ]
张亮 [1 ]
杜耘 [1 ]
刘蜀治 [3 ]
机构
[1] 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改进输出系数模型; 产污因子; 截留因子; 地形; 降雨; 植被缓冲带; 滇池流域; 面源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是模拟较大流域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但它假设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相同,忽视了营养物径流和截留过程中其他流域特征对输出系数空间分布的影响,难以为流域分区管理提供依据。在传统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产污因子(CI)和截留因子(RI),校正地形、降雨、植被缓冲带对面源磷流失空间格局的影响。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滇池流域面源磷负荷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流域管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面源磷污染的空间格局,识别出面源总磷的关键风险区——湖滨平原地带以及与入滇河流邻近的山谷、台地。以2008年滇池流域面源总磷的模拟结果(352.5t)为基准,若单位面积磷肥施用量减少20%,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8.6%;若环湖公路内侧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或还草,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6.0%;若同时实施减少磷肥施用量和环湖公路内退耕两项措施,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13.0%。
引用
收藏
页码:1330 / 13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面源污染物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进展 [J].
薛利红 ;
杨林章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755-761
[2]  
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流域营养盐输出估算[J]. 李兆富,杨桂山,李恒鹏.环境科学. 2009(03)
[3]   基于降雨和地形特征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及精度分析 [J].
丁晓雯 ;
沈珍瑶 ;
刘瑞民 ;
齐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306-309
[4]   西苕溪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输出的影响 [J].
李兆富 ;
杨桂山 ;
李恒鹏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6) :678-681
[5]   预测非点源营养负荷的输出系数法研究进展与应用 [J].
李怀恩 ;
庄咏涛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3, (04) :307-312
[6]   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研究 [J].
杨文龙 ;
杨树华 .
湖泊科学, 1998, (03) :55-60
[7]  
Phosphorus Loads to Surface Waters: A Simple Model to Account for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J] . P. A. Soranno,S. L. Hubler,S. R. Carpenter,R. C. Lathrop.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