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成沙粒度特征对其风蚀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125
作者
董治宝
李振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关键词
风成沙;起动风速;风蚀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8.04.001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风成沙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风蚀与风沙活动的主要载体。风洞模拟实验发现:风成沙的风蚀可蚀性随粒度的变化服从分段函数,0.09mm粒径者最易被风蚀。风成沙颗粒按可蚀性可以分为3种类型:>0.7mm和<0.05mm为难蚀颗粒;0.70.4mm,0.0750.05mm为较难蚀颗粒;0.40.075mm为易蚀颗粒。在相当粒径的条件下,混合沙粒较均匀粒径者易风蚀。风成沙的风蚀强度与实际作用风速/起动风速之比密切相关,可表达为:E=A+B×EXP〔-C×(V/Vt)〕,其中E为风蚀率,V为实际作用风速,Vt为起动风速,A,B,C为回归常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 / 6+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风沙地貌学[M]. 科学出版社 , 吴正编著, 1987
[2]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地貌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等 著, 1981
[3]  
中国沙漠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 1980
[4]  
风沙和荒漠沙丘物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英)拜格诺(Bagnold,R.A.)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