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被引:61
作者
王成雨
代兴龙
石玉华
王振林
陈晓光
贺明荣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水平; 种植密度; 抗倒性能;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5为材料,在2个氮肥水平(180kghm-2和240kghm-2)和2个密度(150×104hm-2和225×104hm-2)下,研究了抗倒性能相关的形态学特征、茎基部节间化学组分、抗倒指数(茎秆机械强度/茎秆重心高度)、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和籽粒产量的变化特点,以及抗倒指数与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当施氮水平由180kghm-2增至240kghm-2或种植密度由150×104hm-2增加到225×104hm-2时,茎秆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显著提高,基部节间直径、厚度、充实度、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显著降低,同时茎秆基部节间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显著减少,含氮量显著升高,碳氮比(C/N比)以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氮肥水平对小麦抗倒性的影响大于种植密度。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水平180kghm-2和种植密度为150×104hm-2的处理穗数较低,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而籽粒产量最高。建议在降低氮肥用量至180kghm-2的同时降低种植密度至150×104hm-2,可在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同时获得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熊又升 ;
袁家富 ;
郝福新 ;
阮际洲 ;
赵书军 ;
王朝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6) :697-700
[2]   小麦茎秆力学性能与化学组分试验 [J].
郭维俊 ;
王芬娥 ;
黄高宝 ;
张锋伟 ;
魏时来 .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 (02) :110-114
[3]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4]   氯化钾对玉米木质素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茎腐病抗性的关系 [J].
刘晓燕 ;
金继运 ;
何萍 ;
高伟 ;
李文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2) :2780-2787
[5]   冬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技术 [J].
赵广才 .
作物杂志, 2007, (01) :40-41
[6]   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刘萍 ;
郭文善 ;
徐月明 ;
封超年 ;
朱新开 ;
彭永欣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117-121
[7]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曹承富 ;
孔令聪 ;
汪建来 ;
赵斌 ;
赵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1) :46-50
[8]   水浇地冬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 [J].
王法宏 ;
王旭清 ;
任德昌 ;
曹宏鑫 ;
董玉红 ;
Ken.Sayre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2) :68-72
[9]   氮肥运筹对小麦倒伏影响的研究 [J].
井长勤 ;
周忠 ;
张永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6-49
[10]   小麦品种茎秆的质量及解剖学研究 [J].
王勇 ;
李晴祺 ;
李朝恒 ;
李安飞 .
作物学报, 1998, (04) :452-45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