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氮磷比对附着藻类及浮游藻类的影响

被引:48
作者
宋玉芝
秦伯强
高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 南京
关键词
附着藻类; 浮游藻类; 营养盐;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室内研究了有、无伊乐藻存在条件下,不同水平的氮及氮磷比(N/P)对实验体系中附着藻类和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有沉水植物的体系中,当氮浓度较高时(5 mg/L),浮游藻类对N/P的变化比附着藻类更为敏感;而当氮浓度较低时(2 mg/L),浮游藻类与附着藻类对N/P的响应则没有显著的差异;2)在有沉水植物的体系中,当N/P为15时,随水体中氮浓度的升高,附着藻类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但浮游藻类的变化不显著.当N/P为25时,随水体中氮浓度的升高,浮游藻类及附着藻类的生物量均显著升高;3)附着藻类的生物量在无沉水植物(伊乐藻)存在的情况下要比有沉水植物(伊乐藻)存在时高得多,且随氮浓度升高,其生物量的增加量也远高于后者,而对浮游藻类而言,情况则完全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附着生物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藻-草型生态系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J].
秦伯强 ;
宋玉芝 ;
高光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6, (03) :283-288
[2]   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中氮、磷吸收率的比较 [J].
万志刚 ;
沈颂东 ;
顾福根 ;
张敏 ;
孙中林 ;
杨勇 ;
徐光磊 ;
孙丙耀 .
淡水渔业, 2004, (05) :6-8
[3]   微囊藻毒素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尹黎燕 ;
黄家权 ;
李敦海 ;
胡智泉 ;
刘永定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2) :147-150
[4]   水生高等植物-浮游植物关系和湖泊营养状态 [J].
章宗涉 .
湖泊科学, 1998, (04) :83-86
[5]   太湖藻型富营养化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及植被的恢复 [J].
张圣照 ;
王国祥 ;
濮培民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04) :53-58
[6]   富营养水体中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相互竞争的研究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6, (S1) :17-24
[7]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 1990
[8]  
The role of periphyton during the re-colonization of a shallow lake with submerged macrophytes[J] . Hydrobiologia . 2003 (1)
[9]   Lignoid chemical defenses in the freshwater macrophyte Saururus cernuus [J].
Kubanek, J ;
Hay, ME ;
Brown, PJ ;
Lindquist, N ;
Fenical, W .
CHEMOECOLOGY, 2001, 11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