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ss技术在腹部3D-CE-MRA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张照喜
陈宪
徐宁
刘玉林
郑之青
蒋春林
机构
[1]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2]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血管病变;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D O I
10.13609/j.cnki.1000-0313.2005.01.028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 :探讨iPass技术在腹部 3D CE 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5例行腹部 3D CE MRA患者 ,男 17例 ,女 8例。 3D CE MRA前 ,注射Gd DTPA 2ml行iPass团注测试 ,实时显示兴趣区内时间 血流信号强度曲线 ,系统将曲线上升段超出基线 3 0 %的时间确定为对比剂到达时间 (Tb) ,自动将Tb 导入相关联的 3D CE MRA序列 ,计算扫描延迟时间 (Td) ,并自动启动扫描。分离各组图像并减影 ,再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法图像重组 ,并评价血管MIP图像质量。结果 :2 3例 1次顺利完成iPass团注测试和 3D CE MRA ,2例首次测试时未能测出峰值曲线 ,经调整兴趣区面积后亦成功完成扫描。本组测量Tb 分布于 13 .3 0~ 2 2 .10s。 2 5例MIP血管图像质量平均得分 3 .68± 1.0 5。结论 :iPass技术可准确测试Tb,并自动计算Td 和控制相关联的 3D CE MRA序列 ,有利于提高腹部 3D CE MRA成像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单次屏气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 [J].
肖学宏 ;
孔祥泉 ;
刘定西 ;
杨炼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09) :588-592
[2]  
Optimization of Gadolinium-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Using an Automated Bolus-Detection Algorithm (MR SmartPrep) Original Investigation..Ho VB; Foo TK;.Invest Radiol.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