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5
作者
陈元壮
刘洛夫
蔡勋育
陈运伟
彭劲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3] 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藏类型; 分布特征; 油气勘探潜力; 百色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3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圈闭成因分类法 ,将盆地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三大类型及七种亚类型。油气藏类型受盆地不同的含油气结构层系控制 ,油藏主要围绕盆地主力生油凹陷呈环带分布 ,盆地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油气藏类型。盆地资源探明率仅 1 6 .8% ,还有可观的油气勘探潜力。盆地可划分为六个聚油单元 ,按各个单元的剩余资源潜力的分析 ,东部坳陷中央断凹—南部斜坡和西部坳陷是盆地今后勘探主要接替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36 +36-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济阳坳陷石油勘探效果分析 [J].
郭元岭 ;
高磊 ;
赵乐强 ;
石红霞 .
河南石油, 2001, (03) :15-17+2
[2]   河南油田各探区勘探潜力与“十五”油气资源发展战略 [J].
邱荣华 .
河南石油, 2001, (01) :1-6+59
[3]   广西百色盆地石油地质概述 [J].
蔡舜天 ;
郭亦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4, (04) :362-371
[4]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涛等著, 1997
[5]  
中国陆相大油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文昭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