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勘探

被引:44
作者
朱筱敏
杨俊生
张喜林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学;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地理学已具有 2 0 0余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发生、发展与沉积学和地层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古地理学的理论发展和相关的技术进步在勘探开发沉积矿产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拓了在河流、三角洲及滑塌浊积扇、深水重力流沉积、滩坝、礁以及碳酸盐岩建隆中找油的新领域。中国岩相古地理的研究为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在不同地区和地质层位中找到了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表明 ,岩相古地理控制了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组合和油气资源的分布 ,地层和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分布受控于古地理条件的改变。中国原油地质储量的 13%、 5 5 3%和 12 6 %分别分布在河流、三角洲和水下扇的沉积物中。讨论了未来岩相古地理研究应采取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 ,指出多信息、多尺度、多元化和数字化的古地理研究必将在未来沉积矿产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中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湖盆沉积地质与油气勘探.[M].薛叔浩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中国海相油气区地质文集.[M].胡明毅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3]  
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M].田在艺;张庆春著;.地质出版社.1997,
[4]  
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M].关士聪著;.科学出版社.1984,
[5]  
中国古地理图.[M].刘鸿允编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59,
[6]   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 [J].
冯增昭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29-141
[7]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J].
郭宏莉 ;
朱如凯 ;
邵龙义 ;
何东博 ;
罗忠 .
古地理学报, 2002, (01) :25-35
[8]   从岩相古地理论中国南方二叠系油气潜景 [J].
冯增昭 ;
李尚武 .
石油学报, 1997, (01) :12-19
[9]   陆相断陷湖盆中滑塌浊积扇的识别 [J].
朱筱敏 ;
信荃麟 ;
刘泽容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07) :535-537
[10]   湖盆水下冲积扇——一个找油的新领域 [J].
孙永传 ;
郑浚茂 ;
王德发 ;
李蕙生 .
科学通报, 1980, (17) :7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