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吉林西部生态承载力演变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明全 [1 ,2 ]
王金达 [1 ]
刘景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集对分析; 主成分分析; 吉林省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集对分析(SP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吉林省西部生态承载力(ECC)演变规律与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PCA获取影响ECC的3个主成分并利用各主成分构建ECC评价框架;通过SPA求得ECC对最优指标集的贴近度,利用贴近度变化表示ECC的优劣程度。结果表明:1995~2004年研究区ECC整体呈上升趋势,其贴近度从0.4300上升到0.5012,但波动性较强。系统经济效率上升是ECC提高的主要原因,水资源是ECC波动的首要影响因素,也是限制ECC提高的主要因素。吉林省西部所承载的人口和经济水平有所上升,但也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资源环境指标贴近度有所下降。若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脆弱的资源环境系统将会对未来ECC提高产生较大限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7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基于集对分析的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贺瑞敏
    张建云
    王国庆
    宋兰兰
    [J].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 730 - 735
  • [2]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苏美蓉
    杨志峰
    王红瑞
    杨晓华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2) : 2072 - 2079
  • [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周亮广
    梁虹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 827 - 833
  • [4] 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周文华
    王如松
    [J]. 生态学报, 2005, (12) : 3244 - 3251
  • [5] 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M].王开运等; 著.科学出版社.2007,
  • [6]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M].高吉喜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 [7]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赵克勤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8]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Seidl, I
    Tisdell, CA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 (03) : 395 -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