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周缺血频率对兔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王元会 [1 ]
励建安 [1 ]
顾劲扬 [1 ]
金挺剑 [2 ]
王骏 [3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2]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3] 无锡手外科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侧支循环; 微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 [心脏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心肌周缺血频率对新西兰兔冠状动脉侧支生成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2只,体重2.0~2.5kg。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安装气囊梗阻器,制作间断性心肌缺血模型,缺血负荷为2min/h,2次/d,每次缺血2min后恢复血供,隔58min后行第二次缺血刺激,共4周。根据不同周缺血天数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3d/周、5d/周及7d/周缺血组。采用微球技术检测各组缺血和非缺血区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流(CCBF)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各组缺血区侧支循环的形态学改变,于术前和缺血刺激前、后24h进行血清肌钙蛋白的检测。结果3d/周、5d/周及7d/周的缺血刺激均可引起缺血区CCBF和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刺激后24h,血清肌钙蛋白无明显升高。结论每周3d、5d或7d,共4周的心肌缺血刺激均可显著促进心肌缺血区侧支生成,且不损伤心肌;高于每周3d的缺血频率不一定能进一步促进侧支的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心肌缺血日负荷对冠状动脉侧支血流量的影响 [J].
金挺剑 ;
励建安 ;
王骏 ;
王元会 ;
顾劲扬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06) :405-408
[2]   兔可控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 [J].
王骏 ;
金挺剑 ;
励建安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05) :327-328+370
[3]   心肌短暂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时间规律 [J].
路鹏 ;
励建安 ;
刘元标 ;
金挺剑 ;
王骏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10) :4-7
[4]   缺血负荷对家兔冠状动脉固有侧支循环开放的影响 [J].
王红星 ;
励建安 ;
路鹏 ;
周士枋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5) :18-21
[5]   有氧运动训练对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后侧枝循环生成的初步研究 [J].
黄澎 ;
励建安 ;
袁红洁 ;
王红星 ;
周士枋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1) :22-25
[6]   Cardiac ischemic score determines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J].
Koerselman, J ;
de Jaegere, PPT ;
Verhaar, MC ;
Grobbee, DE ;
van der Graaf, Y .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 2005, 19 (04) :28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