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外交与“治外法权”的撤废——基于法权会议所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23
作者
杨天宏
机构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成都
关键词
北洋外交; 法权会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法权会议是北洋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撤废治外法权的一次尝试。在改变由不平等条约建构和规范的近代中外关系问题上,北洋政府并不像许多研究者一再批评的那样,仅仅扮演了消极被动的角色。在会议的全过程中,北洋政府外交家均付出了艰辛努力,以图撤废治外法权这一严重伤害中国主权的外人特权。法权会议折射出的北洋外交是一种带有改良色彩的“修约”外交。在中国尚不具备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实力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修约”应为务实的选择。虽然囿于内外条件,北洋政府未能实现撤废治外法权的初衷,但会议确立的一些中外关系原则,也为后来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法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16+316 +316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蒋廷黻回忆录.[M].蒋廷黻著;.岳麓书社.2003,
[2]  
近代外人在华治外法权研究.[M].康大寿;潘家德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  
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M].王建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  
中华民国外交史.[M].石源华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M].(美)马士(HoseaBallou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三联书店.1957,
[6]   论废止中比不平等条约——兼评北洋政府的修约外交 [J].
习五一 .
近代史研究, 1986, (02) :1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