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被引:19
作者
周孝 [1 ]
冯中越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京津冀协同发展; 投入产出表;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切入点,探讨可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程的有效途径。首先,从发展现状、当前集聚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等方面探讨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优势;其次,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间接分析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要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引擎,进一步推动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全方位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进城市化了吗? [J].
韩峰 ;
洪联英 ;
文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12) :3-21
[2]   产业集聚的测度及其动态变化——基于北京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 [J].
袁海红 ;
张华 ;
曾洪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9) :38-50
[3]   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基于动态面板的经验分析 [J].
傅元海 ;
叶祥松 ;
王展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9) :78-90
[4]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进展和前景 [J].
马名杰 ;
杨超 .
经济纵横, 2012, (12) :11-15
[5]   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研究 [J].
顾乃华 .
世界经济, 2011, 34 (01) :126-142
[6]   中韩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比较分析——以两国制造业为例 [J].
李贤珠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10) :81-86+89
[7]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陈建军 ;
陈国亮 ;
黄洁 .
管理世界, 2009, (04) :83-95
[8]   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 [J].
刘春霞 .
经济地理, 2006, (05) :742-747
[9]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10]   “人均受教育年限”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J].
刘巍 .
北京统计, 2003, (06)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