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患者术后BK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5
作者
陆明 [1 ]
朱有华 [1 ]
王皓 [2 ]
韩澍 [1 ]
冀俊峰 [2 ]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解放军器官移植研究所
[2] 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解放军临床免疫中心
关键词
BK病毒; 肾移植; Decoy细胞;
D O I
10.16781/j.0258-879x.2007.01.018
中图分类号
R699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测肾移植患者术后BK病毒(BKV)感染率,分析BK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6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第1、2、3、4、6和8个月的尿液和血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BKVDNA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尿液、血液BKVDNA均阳性者为UV+PV+组,尿液阳性而血液阴性者为UV+PV-组,尿液、血液均阴性者为UV-PV-组。尿沉渣涂片寻找含有病毒包涵体的脱落尿路上皮细胞(Decoy细胞),并对Decoy细胞进行细胞免疫学检测;对临床高度怀疑为BK病毒相关性肾病患者(BKVAN)行移植肾活检。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术前冷缺血时间、术前血透时间、免疫抑制方案、群体反应性抗体(PRA)致敏程度、术后是否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筛选BKV感染和BKVA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UV+PV-组19例(30.1%),UV+PV+组患者9例(14.3%),UV-PV-组患者35例;前两组首次发现BKV的中位时间分别为术后4个月和3个月。63例患者Decoy细胞检出率为39.7%,Decoy细胞免疫染色阳性率为54.3%。1例移植肾活检未见BKVAN表现。Logistic回归法发现BKVDNA感染与冷缺血时间有显著联系(P=0.048;OR=1.151),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P=0.069)。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能较好地监测术后BKV感染,术后3~4个月是BKV排泄高峰,术前冷缺血时间可能是BKV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而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对BKV感染可能无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移植患者术后BK病毒感染
    陆明
    朱有华
    王皓
    韩澍
    冀俊峰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 (06) : 672 -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