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分离经历医学生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现状

被引:7
作者
祝亚丽 [1 ,2 ]
张宁 [3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2] 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
[3]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关键词
防御机制; 精神卫生; 亲子关系; 学生,医科;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3.02.044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亲子分离经历与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相应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蚌埠医学院随机抽取的246名有亲子分离经历者和402名无亲子分离经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亲子分离经历组较无亲子分离经历组更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亲子分离年龄和持续时间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均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有分离经历大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使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亲子分离经历对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影响。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有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学生防御方式的调查研究 [J].
高光华 ;
李佳孝 .
学园, 2012, (01) :39-45
[2]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晓敏 ;
高文斌 ;
罗静 ;
杜玉凤 .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06) :748-750
[3]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 [J].
温义媛 ;
曾建国 .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02) :146-147
[4]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 [J].
李晓敏 ;
袁婧 ;
高文斌 ;
罗静 ;
杜玉凤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1) :92-94
[5]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 [J].
李晓敏 ;
罗静 ;
高文斌 ;
袁婧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9, (05) :620-622
[6]   大学生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J].
梅梓 ;
胡淑芳 ;
刘芳娥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6) :712-714
[7]   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
王玉花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4) :388-390
[8]   防御机制及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J].
张静 .
天中学刊, 2008, (01) :137-140
[9]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J].
刘正奎 ;
高文斌 ;
王婷 ;
王晔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7, (02) :177-179+182
[10]   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 [J].
张莉华 .
当代青年研究, 2006, (12)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