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山后金矿床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10
作者
徐述平 [1 ,2 ]
邓军 [1 ]
高帮飞 [1 ]
杨立强 [1 ]
江少卿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警黄金第二总队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丰度; 山后金矿; 胶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胶东招平断裂上的山后金矿34个钻孔进行了原生晕测量,分析了Au、Ag、Cu、Pb、Zn、As、Sb、Bi、Mo、Hg等10种元素,统计了胶东岩群、荆山群、玲珑花岗岩及招平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变质岩、花岗岩均富Bi、Ag,而贫Hg、Sb、Au、Cu、Zn、As;胶东岩群、荆山群中金的丰度值相近,它们均为金矿的矿源岩;在招平断裂蚀变带中Au、Ag、Pb、Mo、Bi等元素出现了明显富集,而Cu、Zn、Sb、Hg等元素没有富集,矿床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根据聚类分析结果,Au与Ag、Cu、Pb、Zn生成于不同的成矿期,招平断裂中的Au矿体形成于金成矿期,招平断裂上盘荆山群地层中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体形成于金银多金属成矿期;招平断裂北段的成矿条件要比南段好;根据As、Mo元素含量的变化,确定出山后金矿深部矿体预测的简单准则,并对金矿深部进行了简单成矿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构造地球化学在隐伏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J].
韩润生 ;
陈进 ;
高德荣 ;
黄智龙 ;
马德云 ;
李元 ;
赵德顺 .
地质与勘探, 2003, (06) :25-28
[2]   胶东金牛山金矿区深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J].
申萍 ;
沈远超 ;
李光明 ;
李厚民 ;
刘铁兵 ;
曾庆栋 .
地质与勘探, 2003, (04) :21-25
[3]   胶东招莱地区大—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 [J].
罗镇宽 ;
关康 ;
余和勇 ;
李永明 .
地质找矿论丛, 2003, (02) :95-102+142
[4]   胶东招掖矿集区巨量金质来源和流体成矿效应 [J].
邓军 ;
杨立强 ;
刘伟 ;
孙忠实 ;
李新俊 ;
王庆飞 .
地质科学, 2001, (03) :257-268
[5]   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条件 [J].
杨金中 ;
沈远超 ;
刘铁兵 .
地质与勘探, 2001, (01) :30-32+95
[6]   胶东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分带特征 [J].
李惠 ;
张文华 .
贵金属地质, 1999, (04) :217-222
[7]   华北地台主要花岗岩-绿岩带含金丰度值的研究 [J].
李俊建 ;
沈保丰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7, (04) :25-34
[8]   山东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SHRIMP研究及其意义 [J].
苗来成 ;
罗镇宽 ;
黄佳展 ;
关康 ;
L.G.Wang ;
N.J.McNaughton ;
D.I.Groves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07-213
[9]   地球化学的基本观念与方法论 [J].
张本仁 .
地球科学, 1992, (S1) :18-25
[10]   金厂峪金矿有关岩石金丰度的研究 [J].
高占林 ;
林尔为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1)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