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脱除催化裂化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焕章
李永丹
赵地顺
机构
[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2]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天津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3] 天津
[4] 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吸附剂; 脱硫; 辛烷值;
D O I
10.16664/j.cnki.issn1008-0511.2005.01.007
中图分类号
TE624 [炼油工艺过程];
学科分类号
081702 ;
摘要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尾气量、吸附剂再生次数对催化裂化汽油硫质量分数、辛烷值及吸附剂单程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脱硫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360℃,吸附压力0.3MPa,尾气量300mL/min,体积空速1h-1。通过对吸附脱硫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分析,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J].
陈焕章 ;
李永丹 ;
赵地顺 .
化工科技, 2004, (03) :46-51
[2]   清洁燃料的开发与生产——2000年NPRA年会的中心议题 [J].
苗毅 ;
关明华 ;
罗一斌 ;
吴越磊 .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0, (08) :1-7
[3]   汽油中含硫化合物脱除新技术 [J].
杨宝康 ;
张继军 ;
傅军 ;
何鸣元 .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0, (07) :36-39
[4]   清洁车用燃料的生产技术探讨 [J].
侯晓明 ;
盛全福 ;
乐利民 .
上海化工, 2000, (08) :4-6
[5]   含噻吩烷烃在分子筛上裂化脱硫的研究 [J].
王鹏 ;
傅军 ;
何鸣元 .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0, (03) :58-62